工程机械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

2022-04-13 人民日报 2470 0
核心提示:工程机械是装备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 ,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关键指标 。


图①:工人在浙江宁波市一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调试盾构机 。胡学军摄
图②:徐工塔式起重机在临猗黄河大桥项目施工 。资料图片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,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 ,我国是个大国 ,必须发展实体经济 ,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 、提高制造业水平 ,不能脱实向虚 。

实体兴 ,国家强 。党的十八大以来 ,我国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,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,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。今日起,本版推出“这十年,实体经济更壮实”系列报道 ,聚焦工程机械 、汽车、钢铁等重点行业 ,展现十年来各行业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、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生动实践 。

——编  者

工程机械是装备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,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关键指标 。

“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 ,要加大投入 、加强研发 、加快发展,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、掌控技术话语权,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 。”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 ,先后多次考察工程机械企业 。

十年间 ,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快速崛起 ,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 。2021年,全球工程机械企业10强 ,中国拥有3席 ,总数位列第一 。业内人士认为 ,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已在世界工程机械产业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。

工程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是什么 ?成果有哪些 ?记者进行了调研。

十年蜕变

关键零部件基本实现配套 ,行业发展助力超级工程

工欲善其事 ,必先利其器 。工程机械 ,就是中国建造的“器”。

沙马拉达隧道,老成昆铁路的最高点 ,全长6.38公里 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,铁路人靠铁锤、炸药 、翻斗车凿通高山 ,136名建设者因公殉职 。

50多年后 ,在沙马拉达隧道30公里外 ,新成昆铁路的小相岭隧道开始施工 。钻孔有三臂全电脑凿岩台车 、铲渣有装载车 ,先进装备加持下 ,断层破碎 、软质岩变形、突涌水 、岩溶岩爆等难题顺利破解 ,实现了零事故零伤亡 。

工程机械助力中国成为基建强国 ,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也带动行业腾飞。2011年 ,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营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 ,居世界首位 。

然而 ,彼时的工程机械行业也有隐痛: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 ,70%的利润都被国外零部件制造商赚去。

以液压系统为例,20吨挖掘机 ,液压系统占整机重量不超5% ,价值却占25%。“国外某个品牌的液压件占有率一度高达80% 。”b体育app下载公司总经理胡奇说 。

怎么办 ?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,行业开启十年攻坚 。

核心零部件不断突破 。

作为新中国工程机械的摇篮 ,柳工致力于让装载机装上国产液压件 。“一开始 ,连液力变矩器砂芯表面的涂层配方都是国外巨头严守的秘密 。”柳工首席科学家初长祥介绍 ,耗费多年 ,柳工才成功把涂层厚度控制在0.2毫米内 。

2018年 ,伴随着第一台12吨轮式装载机成功下线 ,我国成为第四个能自主研制该装备的国家 。这台装载机搭载的正是柳工自主研发的12吨液力变矩器 。液力变矩器 ,安装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 ,能让发动机扭矩成倍增加 ,输出动力 。12吨液力变矩器成为我国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标志性产品 。

整机厂发力倒逼液压业高质量发展 。截至2021年底 ,国内规模以上液压企业有300多家,涌现出恒立液压、艾迪精密等专精特新企业 。

基础材料补足短板 。

2016年10月,徐工机械联手宝钢研制的1100兆帕高强钢成功应用于百吨级以上起重机 。

钢材 ,工程机械的关键基础材料 ,成本占比约30% 。“高强钢不仅能有效减轻整机自重 ,还能大幅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。”徐工供应总经理蒋大为说 。

然而,长期以来 ,高强钢制造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 。进口高强钢价格贵、货源不足 、交货周期长 ,严重制约国内整机企业发展 。为此,徐工与宝钢 、南钢展开联合攻关 ,先后解决了钢水纯净度、钢材冷冲压成型尺寸控制等难题 ,一步步将热轧钢强度从700兆帕提高到1100兆帕 。10年间 ,行业高强钢钢板价格降低了50% ,采购周期由6个月缩短到2至3个月 。

随着基础材料 、基础工艺和基础零部件这“三基”的不断突破 ,行业涌现出全球最大的上回转塔式起重机 、全球最大履带起重机 、履带式全地形工程车等超级装备,助力“中国路”“中国桥”“中国港”等一个个超级工程从图纸化为现实 。

扬帆出海

我国是全球工程机械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 ,海外市场有望步入收获期

练好内功 ,中国工程机械阔步走向国际市场 。

2021年 ,工程机械出口额同比增长62.78% ,贸易顺差达303亿美元 ,创下新纪录 。今年1月 ,行业出口额达历史最高的36.5亿美元 ,2月达26.36亿美元 ,为同月历史最高水平。3月 ,好消息仍在不断传来:

满舱出海 !随着汽笛鸣响,一艘满载300多台三一设备的巨轮从码头扬帆起航。

三列齐发!150个集装箱 ,装载近100台设备 ,货值超5000万元 ,3列中欧班列“徐工专列”接续发车 。

与同行业国际巨头竞争,中国工程机械优势何在 ?

产业链完备 、交货周期短 ,是直接原因 。

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吕莹说,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、不少国家推出刺激性政策影响,国际市场需求旺盛 。同时 ,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跨国企业的供应链 ,中国企业凭借完善的产业链迅速弥补国际产能缺口、抢占市场 。

“疫情之下,我们交货周期只要30至40天 ,国外企业至少6个月 ,平均为6至12个月不等 。”柳工海外区域高级总监邓涛说 ,我国是全球工程机械领域门类最齐全、品种最丰富、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。小至螺丝钉 ,大到液压元件 、发动机,都能实现配套。

品质稳定 、性价比高 ,是根本原因 。

“中国的产品和国外比起来 ,实力一点都不差 。”汕头海湾隧道工程南岸工区总工程师汪朋说 ,中国复杂多样的地貌是最好的“练兵场” ,经此淬炼的工程机械实力“杠杠的” 。

在汕头海湾隧道 ,曾上演一场中外盾构机比拼 。进口盾构机负责东线隧道 ,国产盾构机“中铁306号”负责西线。700多天后 ,结果出炉:面对孤石 、基岩、8度地震烈度区等复杂施工条件 ,国产盾构机总用时少两个月 。

正是凭借这种实力,中国盾构机实现了从进口到出口的转变 ,不仅备受新兴市场欢迎 ,还出口到法国、以色列等发达经济体 。

国际布局 、服务周到 ,是加分项 。

质量再好的工程机械都少不了运维服务。初入土耳其 ,柳工的产品因“水土不服”无法开工 ,曾一度被客户要求退出市场 。关键时刻,国内研究所争分夺秒改设计 ,15天内将新配件空运至现场 ,化解了难题 。吃一堑长一智,柳工快速搭建本土化服务网络 ,将时效缩短至24小时,成功被纳入土耳其政府采购名录 ,多次赢得大额订单 。

疫情之下 ,中国企业海外营销服务体系优势进一步凸显 。“中国工程师与我们同在 。”柳工的印尼客户偌佰可很感动,疫情最严重的时候,中国的保障团队日夜坚守 。

“当前 ,国际工程机械产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 ,让我国工程机械迎来了新机遇 。”吕莹说,行业已经将目标瞄准欧美市场 。

徐工机械出资9900万美元设立美国公司,柳工英国公司全面运转 ,三一意大利公司正式开业……“着眼世界前沿 ,欧美市场有很大拓展空间 。”徐工机械董事长王民说 。

守正创新

接续补短板 、提品质 ,发力绿色化 、智能化

12.7% 、10.4% 、12% 、16% 、20.6% ,过去5年 ,工程机械行业营业收入一直保持两位数高增长。但是挑战也在眼前,今年前两个月,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降至1.5%。

随着新型城镇化进入后半程 ,工程机械市场已经饱和了吗 ?

吕莹认为 ,国内市场远未见顶。以挖掘机为例 ,截至2021年底,我国挖掘机保有量超200万台 ,超过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之和 。但从单位建筑业总产值对应的挖掘机保有量来看 ,中国约为每10亿美元428台 ,仅为日本的32% 。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,工程机械的需求依然旺盛。”吕莹说 。

那么,工程机械发展的新动力在哪里?

“只有创新才能自强 、才能争先 。”柳工机械董事长曾光安说 ,行业的共识已经达成 。

突破关键点 ,“三基”短板还得补。

当前 ,我国高端工程机械所需液压件仍依赖进口 。从部件看,液压缸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,液压泵 、液压马达逐步加快国产替代 ,但液压阀差距仍然存在 。体现在整机上 ,采用国产件的整机第一个大修期与国外领先产品差距明显。

起重机是工程机械里的超级“大力士” 。“2015年,我们实现了50吨级以下全地面起重机100%国内自主化配套 ,目前300吨级以下产品国产化率也达到100% 。”徐工机械有关负责人介绍 ,下一步,千吨级起重机国产化率也将超90%。

产业链上下游携手 ,补短板你追我赶 。“行业将共同努力 ,让核心基础零部件可靠性 、耐久性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,自给率达90% 。”吕莹说 。

追求高质量 ,产品细节还得抠 。

中国工程机械逐步做到了靠谱、耐用 ,但在操控性、舒适性等方面仍有差距 。比如 ,部分机型司机耳边噪声水平与国外产品差距仍在5分贝以上 ,机外辐射噪声水平差距也在2分贝以上。

初长祥介绍 ,进行“减震降噪”攻关时,团队把发动机 、传动系统甚至驾驶室座椅都一一拆解 ,试遍了市场上能找到的所有风扇 、消音器,但都不能达到要求 。

为此 ,柳工建造了行业最大的半消声实验室 。初长祥说 ,未来,经这里检测认证的设备 ,噪声值将比欧盟标准还低10% 。

把握新趋势 ,低碳智能空间大 。

“双碳”目标下 ,工程机械绿色化转型迫在眉睫 。电动化是行业的突破口 。

在供给端 ,随着我国新能源车迅猛发展 ,锂电池行业已位居世界前列。“强大的配套能力 、稳定的产能 ,是中国工程机械电动化的有利条件 。”吕莹说 ,电动化将进一步拓展工程机械应用领域 ,为智能化提供基础 。

在需求侧 ,电动工程机械作为“省钱能手” ,认可度正在逐步提升 。“以电池 、电机五年质保为期限 ,设备日均作业12小时 ,柴油消耗约200万元 ,而电能消耗仅50万元 ,仅燃料成本一项,5年即可为企业节省近150万元 。”某钢铁厂负责人说 。

成果已经初显 。“前些年,我们的电动装载车还只是小批量生产 ,如今已实现量产并成功出口 。”曾光安说 ,电动装载车充电1小时可连续作业6至10小时 ,正助力川藏铁路建设 。

智能工程机械的运用也在逐步推开:在露天矿场,无人驾驶工程机械车队实现完全自主作业 ;在沪宁高速 ,无人驾驶摊压机群开展高速公路养护施工……

“驾驶员变身安全员 ,矿山安全系数 、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。”新疆哈密首个露天煤矿无人驾驶项目负责人表示 ,全矿无人驾驶后 ,卡车运输效率提高10%以上,年生产运营成本降低10% 。

吕莹表示 ,在电动化方面 ,行业还需要克服电驱动功能部件、电控系统和动力电池等技术难题 ;在智能化方面 ,为生产智能化产品 ,工程机械企业本身的智能制造水平也有待提升 。

“不怕有难关 ,征服了‘娄山关’‘腊子口’ ,全行业将迎来更大的胜利 。”王民说 。(记者 李心萍)

更多> 同类资讯
免责申明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最新资讯 更多>
最新供应 更多>
b体育app下载 | 联系方式 | 关于我们 | 问题解析 | 版权隐私 | 使用协议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积分换礼 | 网站留言 | RSS订阅 | 违规举报 | 粤ICP备1207862号

中国b体育app下载(zgznh®)--引领工业智能化产业发展 共享智能化+优质平台

版权所有:深圳市智控网络有限公司 学术指导:深圳市智能化学会

粤ICP备12078626号

深公网安备案证字第 4403101901094 号 |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1206号

m www